新华社:中国和非洲专家呼吁采用对自然有益的食物体系

新华社内罗毕9月21日电中国和非洲专家周三表示,大规模采用对自然有利的粮食生产系统将是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污染这三重行星危机的关键。

专家们在一个虚拟论坛上表示,从化学密集型农业系统转向生态友好型农业系统可能是解决栖息地丧失、污染猖獗和气候压力破坏全球南方社区的答案。

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中国自然倡议组织(Nature Initiatives China)负责人朱春全表示,一旦粮食生产系统与加强保护森林和淡水等重要生态系统相结合,全球健康将得以持续。

朱说,机械化农业在一定程度上与森林砍伐、入侵物种、土壤和流域污染有关,因此需要具有自然积极性和抵御气候变化负面影响的替代品。

该网络研讨会由非洲民间社会组织生物多样性联盟(ACBA)和中国民间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CSABC)联合举办,主题为“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和构建科学的粮食体系安全”

朱强调,食用更有机的食物,转向再生农业和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绿色化,可能有助于保护地球资源。

非洲生物多样性中心(ACB)的研究和倡导官员林齐·刘易斯(Linzi Lewis)说,农业生产、储存、分销和消费的价值链应与绿色精神保持一致,以尽量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对栖息地的损害。

刘易斯说,政策转变势在必行,以鼓励农民从事混合种植,农林复合经营和保护脆弱生境,以提高基层的粮食安全和气候适应能力,同时强调全球南方自给自足农民的种子主权,以及利用生物方法防治作物病虫害,有可能缓解饥饿、营养不良和栖息地退化。

中国科学院植物学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强调,增强当地农民的能力是确保粮食系统具有自然积极性和应对不断升级的气候危机的能力的关键。

蒋高明补充说,采用生态友好的耕作方法,除了减轻癌症和糖尿病等非传染性疾病日益加重的负担外,还将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总部位于内罗毕的非洲野生动物基金会全球领导层副总裁弗雷德·库马强调,尊重遗传多样性,允许当地农民控制种子,将增强粮食系统面对气候变化的弹性。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乐享生活 | 更好地生活 | 首页 | 返回顶部